2025年5月24-26日 | 杭州
https://b2b.csoe.org.cn/meeting/PESCO2025.html
為加速我國光學工程及交叉領域從基礎研究到產業(yè)應用的全面突破,助力我國光電、光子行業(yè)全球競爭力提升,應對高速發(fā)展的市場環(huán)境、技術進步和全球化挑戰(zhàn),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將舉辦“立強大會”系列會議。會議以“自主創(chuàng)新、協(xié)同發(fā)展”為核心,通過資源整合、技術交流、經(jīng)驗分享、人才培養(yǎng)、國際合作和展覽展示等方式,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升級,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多維度交流平臺。
第一屆光電融合大會計劃于2025年5月24-26日在杭州召開,圍繞人工智能、通信、智算中心、自動駕駛、機器視覺、可穿戴設備、智慧顯示、智能制造、精密檢測、醫(yī)工交叉等應用方向開展數(shù)十場專題研討和鏈長會議,同期舉辦《光電融合-前沿與工程》期刊編委會工作會和光電融合專委會工作會,匯聚光電融合領域頂尖專家學者、企業(yè)領袖、投資機構,搭建高水平交流合作平臺,探討光電融合前沿技術、產業(yè)發(fā)展趨勢和應用場景,推動光電融合領域高質量發(fā)展。
為了保持專委會活力,不斷培養(yǎng)和推出行業(yè)領軍人才,光電融合專委會將于2025年3月15日-4月15日期間開展學術/企業(yè)委員招募工作,具體需求請見https://b2b.csoe.org.cn/form/show-148.html。
一、會議目標
會議、專委會、期刊三位一體,打造光電融合領域的頂級盛會;
學術前沿和產業(yè)應用兩大板塊一體化設計,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吸引優(yōu)質項目和人才,助力光電融合產業(yè)集聚發(fā)展。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
承辦單位: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光電融合專業(yè)委員會
《光電融合-前沿與工程》期刊
浙江大學
大會主席:
郝 躍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祝寧華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
羅先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姚建平 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渥太華大學
大會共主席:
劉韻潔 中國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
祝世寧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
余少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
王永良 中國科學院院士、空軍預警學院
毛軍發(fā) 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
崔鐵軍 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
羅 毅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
孫勝利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陳山枝 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段向陽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執(zhí)行主席:
戴道鋅 浙江大學
陳紅勝 浙江大學
周 濤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潘時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李 明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肖 希 國家信息光電子創(chuàng)新中心
程序委員會主席:
學術前沿
徐 坤 北京郵電大學
陳積明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陸延青 南京大學
胡文平 天津大學
仇 旻 西湖大學
張進成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蔡一茂 北京大學
周林杰 上海交通大學
產業(yè)應用
呂建新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秦 鋒 天馬微電子
周 斌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殷 俊 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孫 敏 騰訊
組織委員會主席:
胡 淼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李世龍 浙江大學
趙 鼎 西湖大學
三、活動內容
(一)專題分會
1.光電集成芯片
主席:
王興軍 北京大學
時堯成 浙江大學
趙 佳 山東大學
委員(音序,邀請中):
李 蘭 西湖大學
錢浩亮 浙江大學
2.材料與器件
主席:
彭 超 北京大學
張 晗 深圳大學
楊怡豪 浙江大學
3.微波光子學
主席:
潘時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周林杰 上海交通大學
余顯斌 浙江大學
委員(音序,邀請中):
杜 源 南京大學
祁 亮 上海交通大學
王 凱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俞澤杰 浙江大學
張杰君 暨南大學
4.通信與互連
主席:
王 健 華中科技大學
高 昊 東南大學
楊 輝 北京郵電大學
劉 柳 浙江大學
委員(音序,邀請中):
郭昌建 華南師范大學
李建平 廣東工業(yè)大學
龐曉丹 浙江大學
鐘康平 香港理工大學
5.計算與處理
主席:
何建軍 浙江大學
陳宏偉 清華大學
王 源 北京大學
繆 峰 南京大學
委員(音序):
董曉文 華為
李 歡 浙江大學
李文斌 南京大學
梁世軍 南京大學
裴 麗 北京交通大學
錢 超 浙江大學
孫廣宇 北京大學
孫宏濱 西安交通大學
臧大偉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周 軍 電子科技大學
6.量子信息
主席:
王大偉 浙江大學
王 亞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委員(音序,邀請中):
劉 進 中山大學
劉 峰 浙江大學
7.測量與傳感
主席:
胡慧珠 浙江大學
董永康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朱精果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楊宗銀 浙江大學
委員(音序,邀請中):
姜碧強 西北工業(yè)大學
李 健 太原理工大學
廖常銳 深圳大學
劉 霞 北京理工大學
王若暉 西北大學
魏靜軒 電子科技大學
謝瑋霖 北京理工大學
張亞男 東北大學
8.制造與檢測
主席:
馮俊波 聯(lián)合微電子中心
虞紹良 之江實驗室
委員(音序):
蔡 艷 上海微技術工業(yè)研究院
陳 琳 復旦大學
樊 華 電子科技大學
劉豐滿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譚 旻 華中科技大學
魏 凱 浙江大學
吳 恒 北京大學
楊 冰 九峰山實驗室
9.成像與顯示
主席:
楊 青 浙江大學
李世龍 浙江大學
宋茂文 南京大學
宋維濤 北京理工大學
委員(音序,邀請中):
王 振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周軍曉 南京大學
10.醫(yī)工交叉
主席:
陳雪利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錢 駿 浙江大學
回曉楠 浙江大學
(二)鏈長制圓桌討論
光電融合+數(shù)據(jù)中心
光電融合+通信
光電融合+AI
光電融合+感知與控制
光電融合+自動駕駛
光電融合+機器視覺
光電融合+可穿戴設備
光電融合+先進顯示
光電融合+智能制造
光電融合+精密檢測
光電融合+醫(yī)工交叉
數(shù)據(jù)共享與融合機制探索
產業(yè)政策與投資環(huán)境探索
(三)展覽展示
為充分展示光電融合領域優(yōu)秀企業(yè)、平臺的技術服務與產品研發(fā)能力,推動更多潛在用戶與供應商之間的深入交流,組委會將在會議期間設置展覽展示區(qū),以海報、展桌、聯(lián)合宣講、新品發(fā)布等形式,集中展示本領域產學研機構的創(chuàng)新成果和未來布局,以及人才招聘、項目合作、成果轉化、招商引資等方面的需求,以期達成進一步合作。
(四)青年專場及評選
本活動將征集35歲及以下青年科研人員和在讀學生的最新學術/產業(yè)成果,以口頭報告和張貼報告的形式進行交流。口頭報告作者需準備5分鐘ppt報告(7-8頁),張貼報告作者需準備80cmx80cm海報。請作者進入投稿系統(tǒng)提交摘要(已發(fā)表或未發(fā)表的成果均可參與交流),分會場選擇“青年專場”。組委會將對優(yōu)秀報告給予表彰,歡迎踴躍報名!
投稿須知
投稿網(wǎng)站: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PESCO2025.html
截稿日期:2025年4月20日
投稿要求:
請作者按下述要求提交稿件和保密審查證明,審稿結果最晚于截稿后兩周內發(fā)到通訊作者郵箱,請作者按錄用通知的要求注冊會議。
1.如需發(fā)表到SPIE會議文集(英文,EI收錄):請在投稿時提交400-500字的中文長摘要,收到錄用通知后請按要求將英文全文上傳到SPIE網(wǎng)站;
2.僅交流,不發(fā)表:請在投稿時提交400-500字的中文長摘要,并在主要投稿期刊處選擇“僅交流,不發(fā)表”。
會議注冊
注冊網(wǎng)站:https://b2b.csoe.org.cn/registration/PESCO2025.html
注冊須知:https://b2b.csoe.org.cn/meeting/PESCO2025.html#887_888
合作媒體
光纖在線,訊石光通迅網(wǎng),C114,《光電融合-前沿與工程》,《PhotoniX》,《紅外與激光工程》,《紅外與毫米波學報》,《半導體學報》,《光子學報》,《光通信研究》,《光通信技術》。
聯(lián)系方式
陳晶磊(投稿、注冊、發(fā)票),18611889864,chenjinglei@csoe.org.cn
張潔(委員招募、圓桌討論、會議聯(lián)辦),022-59013419,zhangjie@csoe.org.cn
王淼(專題分會),010-83326131,wangmiao@csoe.org.cn
郭圣(展商),18710157604,guosheng@csoe.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