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網  |  通信人家園

市場
2013/9/25 10:56

以太網“變形記”

中國科學報  計紅梅

許多人認識以太網可能是從“以太網接口”開始的。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接口來插入網線,pc就無法和別的電腦實現互聯互通。

1973年,誕生之初的以太網憑借局域網組網的技術優(yōu)勢異軍突起,到現在已經像陽光、水和空氣一樣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從2.94mbps到400gbps,40年中以太網經歷了不斷發(fā)展、演化的過程。而隨著云時代的到來,以太網又要經歷新的“變形”。

超越傳統(tǒng)

1973年,當還是哈佛大學博士生的鮑勃·梅特卡夫醞釀出以太網構想的時候,他并未想到,這一技術的發(fā)展會如此迅猛。從2.94mbps到10g,再到40g、100g,以及即將到來的400g,不斷提升的速度解決了數據中心、運營商網絡以及日益增長的應用對帶寬的需求,使得以太網以王者的身份傲視其他通信技術。

“以太網的優(yōu)勢在于成本最低而又足夠好。”城域以太網論壇(mef)主席陳子湳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正因如此,以太網才會戰(zhàn)勝曾經的競爭對手,如令牌環(huán)網、fddi網等,最終勝出。而這一優(yōu)勢在云計算時代更加明顯。

2000年12月,facebook的用戶只有1200萬,到2012年這一數字已達到10億;2017年,移動視頻將會占視頻總流量的66%,每月將有40億小時的視頻被觀看……隨著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的快速發(fā)展,社交網絡、視頻娛樂、移動辦公等應用的日益增多,數據業(yè)務流量呈現指數級增長態(tài)勢,運營商的網絡帶寬面臨巨大挑戰(zhàn),使得以太網低成本傳輸的優(yōu)勢得以凸顯。

2012年9月,以太網的帶寬流量首次超過了傳統(tǒng)網絡的數據帶寬流量,這成為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市場調查公司heavy reading的最新數據顯示,“已有超過800家的電信運營商、有線電視公司、市政當局和其他實體公司已部署運營商級以太網平臺,以支持業(yè)務服務、消費者三網融合服務、移動回程服務以及其他應用”。

“最終,所有的接入方式都會被以太網所取代。”陳子湳認為。

一家獨大

隨著以太網從局域網到廣域網的延伸,以太網服務也開始飛速發(fā)展。

據市場研究公司ovum的最新預測顯示,2012年全球以太網服務收入從2011年的265億美元上升至291億美元。2013年以太網市場預計將增長16%,達到338億美元。到2018年,全球企業(yè)以太網服務市場規(guī)模將超過620億美元;2012~2018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6%。

據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分析,這種收入增長是“由市場從傳統(tǒng)的技術遷移到以太網所引發(fā)”的,而且在虛擬化、存儲和云服務領域有很強的驅動力。

陳子湳對上述分析表示認同。他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以太網服務已然在業(yè)務服務市場占據絕對優(yōu)勢,而且云計算將成為其未來十年發(fā)展的主要推動力。

為加快全球范圍內采用以太網及其服務,2005年mef將跨越單一供應商的網絡交付標準化的以太網服務定義為運營商級以太網1.0版(ce 1.0),并推出了認證計劃。2012年2月,mef又在此基礎上推出了2.0版。

“ce 2.0新增了三個強大的功能和標準化特點:多服務類別、互連和更好的管理能力,使跨越全球互聯的網絡能提供差異化的應用。從支持的以太網服務類型來說,ce 2.0也從ce 1.0時的三種擴展到八種,更能滿足運營商未來大流量業(yè)務的需要。”

陳子湳認為,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如何進行差異化的服務應成為服務提供商考慮的主要問題。而在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時,ce 2.0認證是以太網服務差異化策略的重要一環(huán)。

中國步伐

“一來到北京,我就感覺網速慢了很多。”陳子湳笑著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在2g時代,中國的網絡在全球都是領先的。但隨著3g牌照的推遲發(fā)放,與發(fā)達國家的網絡建設速度相比,中國的步伐明顯慢了很多。陳子湳認為,4g將是中國的機會。

2006年,中國電信和香港電訊盈科加入了mef。最近,中國電信表示,他們即將通過ce 2.0認證。

據悉,具備低延遲的特點和實現移動回程的能力,能夠促進4g網絡的推廣,是中國電信積極申請認證ce 2.0的原因之一。

市場研究機構infonetics research的產業(yè)分析師邁克爾·霍華德預測,以太網是下一代移動回程網絡的唯一解決方案。傳統(tǒng)的tdmatm回程解決方案成本過高,無法與運營商級以太網的優(yōu)勢相提并論。

陳子湳也認為,基于以太網在移動回程方面的特點,它將在中國的4g發(fā)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此外,在中國的云數據中心項目中,以太網也會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長趙慧玲曾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運營商級以太網的發(fā)展,讓服務提供商們可以按照客戶的需求提供更高的帶寬,而且還能讓用戶自行選擇服務水平。對于企業(yè)用戶來說,這不僅提高了服務的成本有效性,還提高了服務的適應性。

雖然對以太網的未來充滿信心,但陳子湳坦承,進入云時代后,以太網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他向記者透露,為此,mef于今年5月創(chuàng)建了云以太網論壇,以專門定義和應對以太網在云時代面臨的挑戰(zhàn)。9月25日,該論壇將會首次發(fā)布白皮書,以展示自己的階段性成果。

給作者點贊
0 VS 0
寫得不太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C114通信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最新視頻
    為您推薦

      C114簡介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手機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滬ICP備12002291號

      C114 通信網 版權所有 舉報電話:021-54451141